欢迎来到唐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会! 【登录】【注册】
古冶区简介

古冶区 

    隶属于河北省唐山市,地处唐山市区东部,距市中心28千米。面积263平方千米。人口36(2006)。全区辖5个街道、2个镇、3个乡。年均降水量590毫米,年均气温10℃。矿藏有煤炭、耐火粘土、石英砂岩、白云岩、貂皮灰岩、竹叶岩、伊利石、熔剂灰岩、水泥灰岩和煤矸石等十大矿藏,是中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境内有开滦矿务局所属林西、赵各庄、范各庄、吕家坨矿等。

    2012年,古冶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95亿元,财政收入达21.38亿元。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古冶区

外文名称:    Guye District

所属地区:    中国河北省唐山市

下辖地区:    大庄坨乡、范各庄镇

电话区号:    0315

地理位置:   唐山市区东部

邮政区码:    063100

    :    人口36(2006)

    :    三女河机场

 车牌代码:    冀B

    :    263平方千米(2006)

著名景点:    多宝佛塔、古冶北寺公园、古冶森林公园、金山福塔、银湖等

    :    gǔ yě qū

气候条件:    年均气温10℃

    :    东矿区(原名)

政府驻地:    京华街道

    :    唐山话

    :    130204


目录

1历史沿革

2行政区划

3地理环境

4人口数据

5自然资源

6经济概况

7社会事业

8风景名胜

9民俗风情

10著名人物

1

历史沿革 

 古冶区,商代属孤竹国。春秋为山戎地。战国时属燕国。西周属幽州右北平郡。

三国时属曹魏辽西郡海阳县。晋、南北朝时仍为海阳县属地。 北齐时并入肥如县。 隋朝属右北平郡卢龙县。 唐时属河北道平州。 宋时为契丹辖地。契丹置滦州后,一直属滦州。

    辽代时大部为滦州石城县所辖。辽保大三年(1123)滦州归属北宋,北宋改石城为临关(又称临闾)。半年后,金破平州(今卢龙、滦州属之),归金管辖。

    至宁元年(1213)滦州属蒙古。四年后(蒙古太祖十二年,1217),蒙古任命鲜卑仲吉为滦州节度使(卑家店人)

    蒙古至元五年(1268),蒙古将石城并入义丰,全境又属义丰县。

    明洪武二年(1369),义丰并入滦州。明永乐二年(1404),滦州土著户编社,外来户编屯,下设65个社、屯,全境村庄大多数孩古社、广益屯等。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废社、屯,建警区,全州划为10个区。

    古冶区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解放,旋即归唐山市管辖。其中林西、古冶为唐山市第七区,赵各庄为第八区,唐家庄为第九区。后因第七区过大,于19496月将古冶划出,成立第十区(林西第七区的名称不变)4个区分别建立区公所,属唐山市市政办事处领导。

19506月,4个区合并,称唐山市第七区,成立区公所。195012月,第七区公所撤消,建第七区人民政府,归唐山市人民政府领导。1955年,唐山市第七区改名为唐山市东矿区。

1995年,唐山市东矿区改名为唐山市古冶区。 

行政区划 

    截至2006年,古冶区辖5个街道、3个乡、2个镇:林西街道唐家庄街道古冶街道赵各庄街道、京华街道、王辇庄乡习家套乡大庄坨乡范各庄镇、卑家店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古冶区位于北纬39°42′55.52″ 东经118°26′58.41″之间,古冶区位于市区东部,与开平区、丰润区、滦县等地相邻,是唐山市七区之一,距天津新港、秦皇岛港、京唐港均不足百公里,距津唐高速公路唐山东入口仅3千米,205国道贯穿全境。

地形地貌 

    古冶区地处燕山沉降带东南部,冀东滦河(近期沙陡河)洪冲击扇上。从北向南依次出露的地层有震旦系(以矽质石灰岩为主)、寒武系(以灰岩、泥岩为主)、奥陶系(灰岩)、石炭系、二迭系(煤和矾土层)。地表为第四纪覆盖物,由北向南逐渐加厚。古冶区地势北高南低,由东向西倾斜,北部以低山为主,海拔高度在200米左右;中部是几条东西走向的山丘,海拔约70;南部以冲积平原为主,海拔约40;全区共分北部丘陵区、中部洪沟冲积扇山前平原,南部冲积平原和塌陷低洼地四种地貌类型。

    由于从地下采掘了大量的煤炭和矸石,使得局部地层变空,受上部岩层重力的影响,地表相应部分自然沉降,形成该地区特有的人工地貌──塌陷低洼地。地下水一部分是第四纪深层、浅层水,一部分是奥陶系石灰岩溶岩裂隙水。第四纪覆盖物厚度为30~200米,连通性好,储水量很大,-800米以上地下水非常丰富。奥陶系溶岩、裂隙水物理性质好,属低矿化、微硬度水。

水利条件 

    古冶区主要河流有石榴河、沙河。石榴河河水主要为附近煤矿的矿井水和城市污水,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沙河属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靠降水补给,冬春两季河水很少,主要功能为农业灌溉。

气候特征 

    古冶区气候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具有冬干、夏湿、降水集中、季风显著、四季分明等特点。年平均气温11.2℃年平均降雨量648.1mm,集中于7-8月,年平均风速2.1m/s,盛行w风,年频率1l%、年静风频率6%。本区的风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冬季,西伯利亚附近广大地区经常为较强的冷气团控制,致使本区盛吹西北风;夏季,受海洋暖湿气团影响,盛吹偏南风;春秋两季是冬季风和夏季风的过渡季节,风向多变。

人口数据 

    古冶区,总人口36(2006年统计)2011年,古冶区人口出生率5.59‰,政策生育率98.14%,性别比104,已连续12年实现人口负增长。

自然资源 

煤炭资源

    煤炭是境内主要地下资源,储量大,煤质好。主要为开滦矿务局开采。开滦矿区主要有开平主向斜(含荆各庄贫地)、车轴山向斜、林南仓盆地3个含煤构造之内,煤系地层为石炭二叠系,距今约2~3亿年。煤系地层主要有砂岩、粘土层、薄层石灰岩等组成。含可采层5~6层,平均总厚离约15米左右,含煤系数5.43~10.22%。境内开滦煤田面积为151.928平方千米(227891.75),煤层地质储量119699.3万吨。

煤矸石资源

    煤矸石为采煤副产品。区境中煤矿随着采煤常年向地面堆放。因推放过高,当地人称"矸子山"。现堆放的大型矸子山系已自燃过的红矸石,储量数百万吨左右。主要含铝24%,硅46.5%,钙22%,除少量用于建筑砖、水泥原料外,尚未全部开发利用。此外,还有一些小矸子,储量也较丰富,因尚未自燃,可作低质煤料。

耐火粘土

    耐火粘土储量十分丰富,矿石品种繁多。耐火粘土贮存在开平间向斜盆地的石灰系、二叠系地层中,属沉积型矿床,有A(硬质矾土)AD层、G(铁矾土)3层矿体。

石英砂岩

    粗粒石英砂岩,俗称大黑砂,质地纯、层位晒太阳,出露在震旦系上统井儿峪、雾迷山组地层中,是烧制玻璃的主要原料。与之共生的白云岩是烧制玻璃的主要配料,储量大,具有开采价值。

水泥灰石

    长山、域山、万山、巍峰山都分布着制水泥用的灰石,以奥陶系中、下统为主,这种水泥灰石含氧化钙40~50%、氧化镁0.73~1.32%、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10~30%,储量丰富。

矿井水

    境内煤矿,长年向地面排放着井下巷道及采面的积水。这些矿水提升地面后沿着纵横交错的小沟外泄,流入沙河、石榴河,大部用于灌溉。区内蔬菜生产用水的70%来源于矿井排放水,缓解了部分地区地上水不足的问题。

经济概况 

综合 

    到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50.55亿元,全部财政收入达到5.04亿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70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60元,十年间分别增长了8.4倍、5.6倍、1.78倍和1.52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产业 

    2005年,古冶区有耕地11.75万亩,全区共建成各类种养小区82个,专业村69个,养殖场418个,蔬菜、果品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年产鲜切花6000万枝以上。大力发展龙型经济,全区已有龙头企业13家。

第二产业 

    2005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5家,全年生产原煤620.2万吨,洗精煤346.6万吨,水泥152.7万吨,焦炭135.5万吨,粗钢35.5万吨,钢材102万吨,服装148万件。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32.4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4.09亿元,分别是1995年的6.26倍和6倍,呈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

第三产业 

    2005年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4.45亿元,全区移动在线用户已达8万户,移动通讯基站21个,网络覆盖率达到100%。网通公司固定电话用户已达12万户,宽带接入达6000多户。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古冶区投资3000余万元建设文化馆和图书馆,投资200万元修缮区体育馆。其中,文化馆设有棋牌室、戏剧室、琴房、排练室、书画展览室、多媒体功能教室等10个功能室;图书馆设期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开架书库、闭架书库,藏书8万余册。

    2009年以来,古冶区全区已完成所有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建成村(社区)级图书室、文化活动室353个,"农家书屋"工程已实现全覆盖,构筑起坚实的基层文化阵地。

教育事业 

    2006年,古冶区投入100万元在全市率先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选拔优秀农村青年到河北农大农村发展学院学习,培养一批留得住、干得好的农村人才。同时,这区全面启动新农民素质教育工程,3年内培养知识型、科技型农民骨干1.5万人,培训青壮年农民4.9万人,青壮年脱盲率达80%,使全区农民成为素质高、懂科技、善经营、能从事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新型农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古冶区卫生局现辖各级各类学校54所,其中小学33所,初中9所,国办幼儿园7所,普通高中、职业学校、成人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各1所。在职教职工3330人。在校生29754人。其中,小学15369人,初中6087人,普通高中855人,职业学校936人,特教中心119人,在园幼儿6388人。

    2012年,古冶区以优异的成绩通过省教育督导评估,被河北省教育厅评为2012年度教育工作先进县(),并奖励20万元。连续四年被市政府评为"教育工作先进区"

医疗卫生 

    2009年,古冶区新农合筹资标准为每人每年100元,统筹补偿方案与2008年一致,扣除已参加厂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口后,古冶区应参合人口为84495人,参合人口82567人,参合率为97.72%,超上年1.3个百分点,圆满完成市政府下达的96%参合目标。

    截止331日,古冶区共有3394人次参合农民进行新农合报销,补偿总金额185.47万元,其中门诊报销1543人次,补偿额5.67万元;住院报销1819人次,补偿额178.37万元;慢性病大额门诊报销32人次,补偿额1.43万元,报销金额万元以上的有14人,人均获得补偿1.29万元。补偿人次和补偿金额较上年同期均有大幅增长,参合农民受益程度显著提高,在缓解农民患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社会保障 

    古冶区在全省率先实现民政福利对象集中供养,铺就社会救助网络。古冶区投资1350万元建成了老年综合福利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市供养对象、农村五保户、在乡优抚对象、地震截瘫人员集中供养,所需的吃、穿、住、医、葬费用全部由财政拨付。在全面贯彻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对城乡特困群众实施了住房救助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困难家庭学生教育救助制度,解决了困难群众住房、治病、上学等方面的困难。大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将困难群众优先纳入就业服务范围,千方百计为有劳动能力的困难群众提供就业机会。

风景名胜 

多宝佛塔 

     多宝佛塔多宝佛塔,在峪中古寺前,金代建。寺殿的后檐下有一口井,因严寒不冻,干旱不涸而得名天井。今寺庙荡然无存,唯井与浮屠尚存。多宝佛塔是1976年大地震幸存下来的较完整的密檐式古建筑。塔高35尺,青砖砌成,八角形状,共7层,塔身各层的每个角上各悬挂一个铜铃(现已丢失)。塔的结构第一层较高,以上6层之间距离较小。塔的四面各有一个2尺高小碹洞,内雕佛像。塔南面的碹洞上镶有一块白色石板,上刻"多宝佛塔"四字。在东、西、北三面的碹洞上方雕刻有花纹。碹洞两侧刻有对联。东侧为"何群震振,持国握乾坤"。北侧为"寻声周沙界,慈非满大千"。西侧为"法权超苦海,仙乐引群生"。塔座上沿雕有16个小石佛像,八个角上各有一个小碹洞,内各有一个砖雕小佛像。因年久失修,塔基有损,19841224日唐山市文化局拨款重修塔基。

北寺公园 

    北寺公园建于建国初期,唐山大地震后重建,一度游人如织。由于年久失修,渐渐失去了原有功能。2007年,古冶区委、区政府强化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北寺公园南侧60亩土地进行公开拍卖,换取资金重建北寺公园。环境优美,是步行散心的好场所。

民俗风情 

      春节:在民间习俗中,春节是古老而又最为隆重的节日。在农村,一般从腊月二十三就进入了过年阶段。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它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日。元宵节也叫"灯节",本县在正月十五前后,许多乡村都举办花会,有旱船、中幡、高跷、秧歌、武会等等

元宵节吃元宵,因元宵形圆音圆,表示"团圆之意",象征吃了元宵就一家团圆和睦。元宵或用水煮,或用油炸,吃起来甜糯软滑,味美可口。

    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名曰"龙头节"。人们传说,龙王在这天要去天宫领令,准备为民行雨。人们为使一年风调雨顺,做"龙皮"(煎饼)"龙蛋"(粘饽饽)"龙须"(面条)来供奉它。至今每到"二月二",人们总是习惯食用煎饼,粘饽饽和面条等。

    清明节:又叫"寒食节"。主要风俗是:禁火寒食,祭祀祖先。相传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悼念亡臣介之推而沿袭下来的一种祭礼形式。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的意思;""是按干支排列而来,五月正是"午月"。所以五月初五就叫"端五"这天人们习惯在门上插艾蒿,包粽子,儿童带五色线。端午早晨,门上插艾蒿,传说是唐朝百姓在黄巢起义时为避灾难而沿袭下来的。其实,端午插艾,是讲卫生的习俗。因为艾蒿具有避瘟解毒之功能。这是一种值得继承的良好习惯。包粽子,相传是为纪念两千多年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本县的粽子,多用黄粘米、粘高粱米、江米、大枣、豇豆等原料,用苇叶包成菱形。煮熟后蘸糖吃,味美香甜。端午前后,儿童们在手腕、脚腕上系五色线,说这样可以除病祛灾,长命百岁。据说一切邪鬼、瘟神等都怕五色线,人们就把它当护身符了。这个习俗带有迷信色彩,建国后逐渐废除了。

    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民间称为"乞巧节"。传说牛郎织女每年七月七日晚上相见一次,普天下的喜鹊都飞到银河两岸,搭起一座鹊桥,让牛郎织女过鹊桥相会。织女是天宫有名的巧女,妇女们都在这天晚上趁她离开天宫与牛郎见面的时候向她乞求智巧,所以人们称七月七为"乞巧节"。这天晚上,姑娘、媳妇们打一盆水放在黄瓜架下,传说能在水中看到牛郎与织女相会的影子。中午,她们往水盆中扔花针,如果花针的影子象棍子,手就拙;如果花针的影子象剪子,手就巧。建国后,这些习俗已不存在。

    麻姑节:农历七月十五为"麻姑节",俗称"鬼节"。相传,麻姑无兄弟姐妹,她为了侍奉二老双亲,一直未出嫁。到父母双亡时,她已成了老年人。她感到无依无靠,孤苦伶丁,便在七月十五这天晚上投河而死。乡亲们念麻姑是个烈女,又是个孝女,便把蜡烛插在瓢上,点燃后放在河里,叫"撒河灯",为麻姑照亮。同时还为麻姑摆上供品,烧纸钱,以此来表示人们对麻姑的怀念,对后辈子女也是个教育。此习俗建国后已经绝迹。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是"团圆节"。中秋节亲朋之间互相馈赠月饼。这时的五谷杂粮相继成熟,人们为了庆祝丰收,中午要吃一顿丰盛的午餐。晚上要赏月,并吃些西瓜、月饼等圆形的食品,边吃边讲关于月亮的故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仙兔捣药等。外出办事或远离家乡的人,也要赶回家中团聚。新出嫁的闺女和未结婚的儿媳,一般要在八月十六接来吃"餐遗"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此时已进入冬季,天气逐渐寒冷,人们都要换上棉衣,于是想到已故的亲人也该换寒衣了。旧时人们有在坟前烧五色纸(剪成衣服状)的习俗,叫作"送寒衣",以此来表示对亲人的悼念。此习俗带有迷信色彩,今已不多见。

    腊八日:农历十二月初八,俗称"腊八"。相传"腊八"是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日子。最早是寺院的和尚在这一天煮粥祭佛,后来传为民间习俗。从古至今,腊八这天,家家都要做上一顿"腊八粥"。一般用粳米、小米、高粱、黄米、爬豆(豇豆)、大枣、栗子、花生等原料,煮熟后香甜可口。旧时,出嫁不久的闺女在妈家"躲冬",到这天吃过"腊八粥"就得回婆家准备过年了。

著名人物 

    岳美中:(1900--1982),原名岳钟秀,号锄云,字美中,河北省唐山市东矿区小岳各庄人,著名中医学家、教授。曾任唐山市医联总会副主任委员、华北行政委员中医实验所医务主任、卫生部中医研究生班主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北京西苑医院内科主任、教授、五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医药卫生组副组长、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

    鲜卑仲吉:(1188--1244),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1188)出生于滦州(今唐山东矿区卑家店)。其祖原居中山(今河北正定县)。后晋时,其家移居滦州万石山下,聚族而成村落,即今之唐山市东矿区卑家店。鲜卑仲吉大半生为元帝国统一天下南征北战,屡立战功,位至开国侯。

    李蒸:(1895--1975)字云亭,自30年代起先后出任北平师范大学和西北师范学院院长十余年。1949年后为全国政协委员会兼文教组副组长、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团结委员等职。

    节振国:(1910--1940)冀东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1939年秋,节振国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081日,中国工人阶级的优秀战士、抗日民族英雄节振国率部与日伪军作战时,壮烈牺牲,时年30岁。

    张广厚:(1937--1987),著名数学家,出生于古冶区林西,中学毕业于唐山市开滦二中,从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继续深造,并留所工作后于1979年任该所研究院。在单复变函数理论、整函数和亚函数理论领域有着突出的贡献。

姜玉阳:(1982.6.22~ ),歌手,古冶区人。歌曲《丢了幸福的猪》原唱。

    吴惠臣:(1945.1.23~)吴惠臣,开滦二中退休高级教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中国煤矿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2004年他的作品代表古冶区参加了河北省社区文化书法美术展,并获二等奖。他的传记载入"中国美术年鉴""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古今书法家大辞典"等书。他获得了第七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最佳创作奖。(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人民艺术奖。(中国文联)人类杰出贡献奖。(世界教科组织联合会)。并受聘中国国家书画院副院长、台北故宫书画院客座教授、世界教科文卫组织艺术委员会执行委员等职。

主办:唐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会
地址:唐山市路南区国防道4号
邮编:063000
电话:15350675229
邮箱:xdfwy2014@126.com
技术支持:网上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