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到了。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九九重阳节关爱老年人”系列报道,从老年生活、如何养老、老年人再婚等方面关注老年人生活。
环渤海新闻网专稿
清晨的阳光洒进城市,在街头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老年人相约来到公园,他们或漫步于栈道,或随着音乐快乐舞动,或悠闲地练太极,成了一道特别的风景。很多老年人退休后生活开始“慢下来”,他们也为自己定制了一套专属休闲方式。退休后的老年人采取哪些方式休闲娱乐?记者记录下他们的休闲故事,说说他们幸福多彩的晚年生活。
公园成老人晨练根据地
10月18日7时许,记者在凤凰山公园看到,成群结队的老年人在晨练,有的跳舞,有的踢毽,有的打太极,有的散步……清晨的公园里,弥漫着浓浓的运动气息。
“这样边走边摆臂,可以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家住山西南里的李女士告诉记者,进入更年期后,她常常觉得胸闷,便听从医生的建议,每天坚持到公园散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习惯。“公园是天然氧吧,清晨在这里散步,我总是觉得心情舒畅。”
“我每天打太极拳已经坚持6年了,现在身体比6年前还硬朗!” 70岁的王久明说,因为练习太极拳,他的血压和血脂都已经恢复正常水平了。
医生表示,经常晨练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脑血管类疾病。经常散步、打太极还可以预防骨质疏松,保持关节的灵活,增加肌肉的弹性,增强自身免疫力,防止骨骼老化。医生建议,太阳出来后,空气质量会相对好一些,在这样的情况下晨练,比较适合人体的新陈代谢。此外,老年人在晨练之前,应该先适当补充一些食物,防止运动的时候身体各部位供血不足。
养宠物成老年人的时尚
65岁的刘连柱家住万达小区,10多年来,鸟儿一直是他的特殊伴侣。“我和老伴儿都是爱鸟人士,鸟儿陪伴着我们度过晚年生活的每一天。”刘连柱说,每天早晨在鸟儿清亮的叫声中醒来,让人身心愉悦;心情低落时,小鸟灵巧的样子总能赶走他的坏情绪。
闲下来时,巧手的刘连柱还会为小鸟做鸟笼。记者看到,刘先生亲手制作的小鸟“别墅”有3层,看起来十分精美、温馨。“看着小鸟叽叽喳喳地在里面跳来跳去,我觉得这是一种享受,我的生活也因这些小精灵变得丰富多彩了,鸟儿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广场舞点亮夕阳红
走下工作岗位后,性格内向的孙淑华便宅在家里,出门只是买买菜,大部分时间在空虚和冷清中度过。在邻居的带领下,孙淑华两年前接触了广场舞,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愉快的舞曲让她爱上了这项娱乐活动,并且渐渐打开心扉,结交了许多同龄友人。随着学舞时间的延长,孙女士掌握的技巧也逐渐增多,甚至难度较大的印度舞、国标舞她都熟练掌握了。闲暇时间,孙淑华喜欢在网上观看舞蹈视频自学,和朋友切磋“舞艺”。
“退休是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老年人不要因此消沉,应该努力适应变化,对未来满怀希望,让自己的生活充满活力。舞蹈是我的良师益友,它让我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多彩。”孙淑华笑着说,她的体质曾经较差,遇到降温天气常会感冒,跳舞不但让她心情舒畅,抵抗力也明显增强,四肢也变得灵活得多。
老年人也能“玩转”智能手机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社会生活已进入“一触即发”时代,很多事情都可以用手机来处理。在北京某企业打工的董女士去年买了新手机,自己原先用的智能机就送给了母亲使用。为了给老人解闷儿,董女士手把手教母亲学用智能手机,讲解手机的每一项功能。她担心母亲忘了,就用笔记下每一个操作步骤。
“前些年,母亲还觉得千余元买部手机太不值得,如今她用手机聊微信、购物、下棋、看新闻样样精通,还时不时把自己做的菜拍成图片发到朋友圈里,期待着别人的关注。”董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因为工作关系,自己不能常陪在母亲身边,但有了手机,她每天都会打开视频,和母亲“面对面”聊聊家常,汇报近况。
“候鸟式”度假
开启晚年生活新篇章
如今一些经济条件宽裕,身体健康的老人尝鲜做起了“候鸟族”——冬天去天气暖和的城市取暖过冬,夏天则去凉爽的地方避暑。
“我父母为了养育我们吃了很多苦,我特别希望能够为他们做点事儿,让他们安享晚年。”市民赵先生告诉记者,父亲年轻时从事重体力劳动,落下了病根,每到冬季总是咳嗽。5年前,赵先生在三亚买了一套两居室,并配备了生活必需品。每年寒风乍起时,他的父母就收拾行囊到三亚过冬。如今,赵先生父亲的病大有好转。
“我父母喜欢热闹,每次去三亚都要约上好友一起出游。他们外出有伴,我们当子女的很放心。”赵先生告诉记者,父母已经习惯了三亚的生活,其他季节也会过去小住几日。赵先生的父亲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对晚年幸福有了新的体会,那就是不给儿女找麻烦。老年人应该趁自己的腿脚还好,好好享受生活。”
采访中,不少市民都表示,在经济条件允许和父母身体状况较好的情况下,愿意多给父母创造一些出行的机会。“要是爸妈愿意出门游玩,作为子女,我是非常支持的。”市民小杨告诉记者,他的父母十分喜欢旅游,几乎游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每次出游回来,父母都会整理旅游照片,配上文字说明。每次翻看,老两口都回味无穷。小杨说,父母还从未走出国门,他现在正努力攒钱,争取在不久的将来带父母去欧洲转转。
老年人应积极享受
“第二人生”
老年人是得天独厚的“悠闲族”,有人称退休是“第二人生”的开始——没有子女相随,卸了抚育重担,正是可以自寻乐趣的时候。摆弄花鸟、走亲访友、旅游度假,有了自娱自乐、乐观豁达的心态,就会感觉到越活越有味儿。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旅游、购物、娱乐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更多有时间、有精力的老年人愿意走出小圈子,寻找大千世界的多彩。
心理专家建议,老年人应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积极融入社会,让自己走出去,多与人交往,或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工作,努力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有益于身心保健。“老年人可以制定一个交往计划,广交朋友。经常到朋友家串串门、聊聊天,倾诉一下内心的压抑与不快,这是老年人放松身心的最佳良药。”心理专家指出,老年人应该多与年轻人交朋友,在把经验传授给他们的同时,也会感染到青年的朝气和活力。
记者 刘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