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唐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会! 【登录】【注册】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生产性服务业 > 信息服务 > 钢铁 > 新闻动态 > 钢铁篇:中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分析

钢铁篇:中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08信息来源:新闻网
   笔者经过对中国钢铁物流行业发展分析,发现我国是钢铁生产和流通大国,粗钢产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2008年,我国生产粗钢达50116万吨,除冷轧薄宽带、电工钢等少数品种外,自给率均达到或超过100%。钢铁行业的物流费用由运输、仓储、管理等费用构成,其中运输费用占据了60%以上。  

     一、我国钢铁物流业的优势分析  

     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进而拉动钢铁物流的发展,一是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重大装备的投入;城市化拉动了线材的需求,工业化拉动了板材的需求;钢铁消费量和产量的增长必然要有相关的流通服务来配套,这些配套设施的完善反过来会进一步刺激钢铁物流业的发展。  

     钢铁物流自身有着独特的行业优势,从运输上看,钢铁的载重量较大,易于大件运输,钢铁成品不易变质,又大都采取机械化吊装,运费,结算也相对容易;从市场销售上看,钢铁价格波动大、变化快,利润空间大,为从事钢铁物流的人员提供了利用信息打价格差的可能;从发展空间上看,由于钢铁物流属于资金、技术、信息密集型行业物流,故而无论是资金的融合、技术的改进,还是信息的获取,都为钢铁物流的创新与拓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我国钢铁物流业的劣势分析  

     行业缺乏整体规划、物流成本过高,钢铁物流各环节没有理顺,布局不合理,物流市场无序竞争;运输货物的空载率达37%以上;据统计,目前中国钢铁贸易流通企业有20万家,但大部分都是中小企业,导致商流业务和物流业务的分散,难以形成规模经济;钢铁物流自身有着独特的行业优势。钢材相关的第三方物流的信息化水平相对较低;钢材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大部分“钢材物流中心”的技术装备大多处于传统物流管理水平上。  

     三、我国钢铁物流业的机会分析  

     我国的钢铁物流成本占到产品总成本的20%~30%,国内物流量是钢产量的6倍,就是说,中国5亿多吨的钢产量,要形成30亿吨的物流总量;大多数钢铁企业本身不具备专业化物流能力,而高的物流成本让钢铁企业倍感压力,物流外包和第三方物流已经成为趋势;由钢厂直供到最终用户占的比例仅为20%,70%多的资源都是经贸易商倒手;传统的钢材贸易表现为钢铁贸易企业、贸易商、钢材经销商、零售商等多种主体分散经营,各自为战。钢材产品从生产到终端用户的流通渠道过于冗长,而钢铁物流的成本压力成为钢铁物流链的整合的契机; 新的经济形势正在酝酿更加集约化的钢铁物流组织形式,为具备好的商业模式的物流企业进入该领域提供了良好机遇;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开展集约化的物流提供了条件。  

     四、我国钢铁物流业的威胁分析  

     钢铁冶炼原料紧缺,钢铁物流配套要求高,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而铁矿石长距离、大运量特点对钢铁物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于目前我国铁路基础设施的制约,钢铁生产企业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公路,而公路又受到治理超载超限的制约,这将导致运输成本的进一步升高。传统钢铁贸易企业提供的简单物流服务已难以满足终端客户的要求钢材将进入“消费主导阶段”,终端客户对流通业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融资、 加工、配送,甚至设计等方面的需求已经成为下游行业的趋势;建立具有加工职能的加工配送中心,把流通与加工捆在一起,构建全国钢铁物流网络已经成为趋势。
优质企业 更多>>
最新入驻企业 更多>>
主办:唐山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会
地址:唐山市路南区国防道4号
邮编:063000 电话:15350675229
邮箱:xdfwy2014@126.com
备案号:冀ICP备14024294号-1
技术支持:网上唐山

扫一扫
关注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