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鞍山华夏巾帼社区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素荣的原因最初是因为在一篇报道中看到的数字。截至2010年,张素荣共为社会捐款达336万元,而她自己还住在不到60平方米的房子里。
采访时,正赶上她嗓子几乎疼得说不出话来。但她还是坚持着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从一名下岗女工成长为企业老总的张素荣,2003年第一次以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走进人民大会堂。她说:“代表这个身份,让我有自豪感、光荣感,但更多的是职责感——身后有多少老百姓在看着咱呢。当时我每天开完会后都认真阅读报告文件,从中寻找自己意见和建议的落脚点。”
谈起初当代表时的情景,张素荣还是一脸的兴奋。让她最难忘的就是小组审议。“在这里大家只有一个身份就是人大代表,没有职务分别、没有身份区别。现场气氛特别活跃热烈。一位代表谈起一个话题,很多代表都插话各抒己见,没有官话套话,全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大实话。我边听边记,觉得真过瘾。”
下岗创业以来,张素荣创办了鞍山华夏巾帼社区服务有限公司,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家政服务,服务对象遍及鞍山市280多个社区。通过岗前培训,公司为千余名下岗失业女工创造了就业岗位。张素荣说,很多人以为家政服务就是当保姆、买菜、做饭、带小孩,但现在的家政服务与保姆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家政服务从业人员需要知识与技能并重,需要从物质和精神上不断满足老百姓的全面家庭生活服务。
正是因为自己在家政行业从事的时间很长,她对家政市场有着深入分析和理解,因此,张素荣提出的建议大都能和家政沾个边。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张素荣说,据了解,鞍山市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有近60万人。而目前鞍山市仅有各类养老机构不到200家,床位不到两万张,远远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而且,绝大多数老人都居家养老,其次才考虑进养老院。由于子女要上班,大多时候都是老人独自在家面对所有的生活问题。因此,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我提出建议:通过发展家政服务业来缓解居家养老的难题,从而使居家养老的老人们生活得更加幸福。”张素荣介绍说。
张素荣和记者详细地聊起自己的具体想法:“对于那些身体状况差、上了年纪的社区居民,我们将开展‘一键通’服务项目,就是家里的老人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只要摁一下按键,工作人员就会及时接收到信息,对老人进行救助。我们在鞍山实行的网站与服务热线结合的家政服务形式在实际中效果很好,我一直打算把它从鞍山推广到辽宁乃至全国,打造家政服务品牌。”张素荣说。
同时,她鼓励大学毕业生投身到养老事业中去。她认为,目前很多大中专毕业生找工作困难,吸引和鼓励大学生参与养老事业,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能够扩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规模,提高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现在养老机构从业人员的学历、技能水平良莠不齐,如果能鼓励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会将行业整体水平提升。医疗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养老服务工作,对老人未来的生活、健康大有益处。
她对记者分析说:“随着社会发展,社区服务业用人需求也在不断变化。目前,社区服务内容正从单纯地提供家政服务向多元化、专业化的家政管理服务转变,家政管家成为一个新兴需求。在这个领域,女大学生大有可为。”张素荣建议,幼教、经济、医学等专业的女大学生可以结合各自专业,到社区从事育婴、幼教、理财、保健等专业家政管家工作,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就业新路。
作为多年在家政行业工作的张素荣来说,家政业如何能够健康蓬勃发展一直是她关心的话题。
“我也注意到现在针对一老一小提供服务的所谓‘金牌月嫂’、‘特级护工’越来越多,不仅价格高的离谱,而且还不好找。我觉得这个价格不能无序上涨,从业人员更不能良莠不齐。而其他一些家政服务价格又极其低廉。之所以家庭服务业会出现多种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受到传统就业观念影响,另一方面就是对服务业这一新兴行业缺乏市场引导及规范的管理和政策扶持。”张素荣建议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扶持家庭服务业发展,如制定家庭服务业国家行业标准、保障从业者权益福利、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等,让百姓享受更优质的家政服务。同时要注重建立健全有关家庭服务业的法律法规,做到舆论引导、政策扶持。